二月十九日,首屆中國非遺保護年會的與會嘉賓在佳縣赤牛坬村體驗民俗文化。
2月19日,首屆中國非遺保護年會的與會嘉賓分5組,實地考察體驗榆林的5條特色旅游線路,近距離欣賞榆林的大漠風光與黃土風情,感受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,領略豐富多彩、底蘊深厚的非遺魅力。
與會嘉賓分赴東西南北中5條特色旅游線路。具體為東線:榆林→白云山→赤牛坬→峪口國際藝術小鎮→榆林;西線:榆林→統萬城→波浪谷→榆林;南線:榆林→楊家溝→李自成行宮→郝家橋→榆林;北線:榆林→石峁遺址→高家堡古鎮→二郎山→榆林;中線:榆林→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→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→榆林。
不同的線路帶給與會嘉賓不同的體驗。記者隨東線的嘉賓一同感受榆林獨特的魅力。
“非遺+旅游是展示和了解榆林的窗口?!毕剃柺星囟紖^非遺保護中心主任趙艷妮一路體驗、一路感慨。在參觀了白云山后,她說,白云山的壁畫、書法等歷史底蘊深厚,尤其是白云山道教音樂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,更值得去保護和傳承。
在赤牛坬民俗博物館,趙艷妮認為,館內設有的農耕器具、五谷雜糧、燈展室等,體現了濃郁的陜北地域特色。而在觀看原生態實景演出《高高山上一頭?!泛?,她說:“村民們本色出演,非常接地氣兒,民俗味兒特別濃,可以讓大家更好地了解陜北、了解榆林?!?
“榆林非遺文化保護、挖掘、發展得都很好,體現出榆林對非遺工作的重視和支持?!睂氹u市群眾藝術館館長、非遺保護中心主任麻艷在參觀了赤牛坬民俗博物館后深有感觸地說。
延安市安塞區文化文物館的張鵬是一名青年作曲、音樂影視制作人,曾參與了榆林陜北民歌博物館民歌數據庫的建設,這次作為嘉賓受邀參會?!拔业淖婕谟荜枀^,看到家鄉現在文旅產業發展這么好,很是自豪!”張鵬說。
結束了一天的“沉浸式”參觀,“黃帝傳說故事”非遺項目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蘇峰表示,榆林的非遺項目具有中華民族固有的、自黃帝以來的農耕文明的特色,也有游牧文明的特色,這種文化特色,展示的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。
網站地圖 意見建議 關于我們 公開審查 榆政通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
榆林市人民政府主辦 市政府辦公室承辦 市政務信息化服務中心建設管理
網站標識碼:6108000003 陜ICP備06001574號 陜公網安備 61080202000190號
辦公地址:陜西省榆陽區青山東路1號 技術支持:0912-389366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