蘋果豐收
舍飼養羊
義務植樹
晨練健身
GDP、工業產值、財政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邁上新臺階;募資3億多元,成立教育基金,開創全社會支持教育新局面;工農路、幸福路等難點痛點變為熱點亮點,老城區城市更新打開局面……
這是橫山區2022年扎扎實實干成的一批大事要事。這一年,該區緊緊圍繞“三區兩地”目標和“六大建設”任務,困局中破局、逆勢中起勢,迎挑戰、解難題、清舊賬、開新局,凝心聚力推動全區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。
1、再次突破——經濟綜合實力穩步上升
數據的對比,最能清晰梳理出進步的軌跡。2022年,橫山區GDP突破300億元大關,增長14%,增速全市第一;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大幅增長,達到49億元和14.6億元,分別增長29.8%、20.3%;規上工業總產值和工業增加值分別突破400億元、200億元大關,增長29.6%、19.3%;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36931元、16715元,增長5.2%和7.4%。
高質量發展需要有高水平項目支撐引領。去年,橫山區召開“優環境招大商抓項目促發展大會”,建立區級領導“首席店小二”和“營商環境體驗官”制度。推進“一件事一次辦”集成改革,推行承諾制、容缺制、聯審聯批等項目審批辦理新舉措,全區主動服務企業、服務項目的意識顯著增強。開復工重點項目120個,陜17儲氣庫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,創利環保固廢處置項目建成投運,隆鑫蘭炭廠完成改造。橫山煤電、趙石畔煤電2個2×100萬千瓦電源點方案獲得國家批準。招商引資簽約項目19個,開工10個,引資額達420億元。
2、再出新招——推進成果鞏固和鄉村振興
新增農民合作社38家、家庭農場99家,扶持新型經營主體79家,被評為全省家庭農場示范縣,黨岔鎮和黨岔鎮北莊村、高鎮馮家峁村成為全省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優秀案例……這是橫山區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的真實寫照。
去年,橫山區聚焦五大振興,扎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。突出產業發展、就業增收,整合涉農資金3.2億元,落實幫扶資金7000多萬元;出臺《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十條措施》,持續深化榆揚協作和中省市定點幫扶;深入實施“萬企興萬村”“村企共建”行動,集中支持羊子、小雜糧、水稻等特色產業,消費幫扶銷售總額1.4億元;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1.7萬人,脫貧人口人均收入14121元;所推行的“五個三”項目庫建設工作法成為全國學習典型。
典型引路,示范帶動,增收增效。去年,橫山區按照示范引領、梯次發展總思路,建成馬家梁羊產業綜合展示區。創建沙峁智能水肥一體化灌溉區1.7萬畝,建成陜西最大智慧農業示范基地。稻漁綜合種養量質齊升,推廣高效節水技術2萬畝,集中打造馬家梁等22個示范村,帶動鄉村振興全面推進,“一帶三區多點”現代農業產業格局雛形初具。
此外,該區不斷夯實農業發展基礎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11.4萬畝,糧食總產達27萬噸,再創歷史新高,實現農業總產值30億元。飼養羊子達280.2萬只、生豬14萬頭。
3、再添新彩——兼顧文明創建和城市建設
文明創建,關乎老百姓的“幸福指數”。以人為本,創城惠民,始終是橫山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變的初心。
去年,該區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舉辦省十七運為契機,強功能、補短板、夯基礎,攻克城市建設老大難、硬骨頭。投資1.5億元,打通群眾多年反映強烈的工農路、幸福路。實施長城路水毀、路基塌陷改造工程,完成地下管網建設和人民路人行道提升改造。遷建李家洼農貿市場,建成過渡性農貿市場4000多平方米,徹底消除安全隱患。413戶12個老舊小區完成主體改造,拆除老舊設施8萬平方米。新建3A級水廁20座、人行天橋2座、健康步道10公里。強力推進崇德路、懷仁路街道美化、亮化工程,草榆路整治成效顯著,治理郁林家園46棟保障房漏水問題。完成村組道路建設38.3公里,南大溝橋、興豐互通立交匝道建成投用。新增客運班線15條,建制村通客車率和快遞覆蓋率達到100%。
4、再增福祉——書寫民生答卷暖人暖心
2022年9月20日,橫山區召開教育工作暨教育慈善基金成立大會,籌集資金3億多元,兌現教育發展民生承諾,這是該區廣大有識之士同頻共振、齊心協力支持教育的生動實踐。
去年,橫山區回應群眾關切,民生保障和社會建設持續加強。教體事業開創新局,募集3億多元發展基金,重金投入、重資建設、重獎師生、招賢引優。投入資金7億多元,建成六中和二十幼,完成七小擴建,新增學位4620個。啟動十二幼、十六幼和開發區八幼、九幼擴建。投資6600多萬元維修改造37所學校,城鄉校舍破舊面貌全面改觀。
醫療能力逐步提升。區醫院傳染病樓、醫廢轉運中心主體建成,重啟婦保院建設并于當年建成;投運崇德路、懷仁路、夏州、懷遠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、35個學校衛生室;改造完成魏家樓、高鎮等10個鎮辦衛生院;招聘108人充實基層醫療服務力量。
社會保障更加有力。重啟烈士陵園、中心敬老院建設;啟動5個日間照料中心、7個農村幸福院建設;兌現救助資金9278萬元,織密織牢低保、特困供養等5張兜底保障網;幫助弱勢群體1.4萬人,實現應保盡保。
5、再加力度——齊抓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
北部沙地樟子松繁茂成林,抵擋沙漠侵襲;中部蘆河、無定河流域稻谷飄香、飛鳥嬉戲;南部山區林草蔥翠、野生動物遍地。如今的橫山,歷經數載綠色接力,一個山綠、水清、天藍的美好家園正在形成。
去年,該區深入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,扎實開展47項鐵腕治污攻堅行動,44項完成并常態化管理。完成煤改氣4100戶,建成二街、人民路霧森除塵系統和環保型儲煤場34座,6項污染物指標全部達到國家二級標準,PM2.5首次控制在30微克/立方米以下,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21天。創利、國源大宗固廢綜合利用項目投運,處置固廢76.3萬噸,全區固廢綜合利用率達31%。改造渠道12.6公里,建成攔沙壩14座,加固淤地壩58座,改造坡耕地1.8萬畝,加固小型水庫10座,建成堤防工程7.4千米,完成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76平方公里。爭取國家投資1.2億元,專項治理無定河流域生態環境。投資1.2億元造林種草13.8萬畝,林草覆蓋率達到34.85%,獲得“全國科學綠化示范縣”榮譽稱號。
6、再上臺階——聚焦安全生產和風險化解
安全,關乎經濟社會發展大局,更關乎人民生命財產安全,是一條不可逾越的“紅線”,必須時刻緊繃。
去年,橫山區投資9000萬元完成14個重點領域隱患整改1.8萬處,整改率90%。建成煤礦安全智慧監管平臺,全年未發生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。堅持“新官”必理舊賬,控新增、強管理、爭資金、守底線,審減項目投資1.5億元,盤活沉淀資金2050萬元,化解隱性債務4.7億元,爭取各類資金3.9億元。
同時,堅持下硬功破難題,以市域社會治理規范化、現代化建設為抓手,爭取中省市安置資金2.6億元。掃黑除惡斗爭常態化推進,刑事發案率下降24.4%,破案率上升19.3%。
網站地圖 意見建議 關于我們 公開審查 榆政通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
榆林市人民政府主辦 市政府辦公室承辦 市政務信息化服務中心建設管理
網站標識碼:6108000003 陜ICP備06001574號 陜公網安備 61080202000190號
辦公地址:陜西省榆陽區青山東路1號 技術支持:0912-3893665